听文物讲故事丨隐秘而伟大!首次发现“突门”,长城还藏着多少秘密?

 人参与 | 时间:2024-03-28 19:28:59

原标题:听文物讲故事丨隐秘而伟大!突门首次发现“突门”,听文长城还藏着多少秘密?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

“古代侦察兵‘夜不收’进出长城的物讲伟校园纨绔公子密道在哪儿?”

“长城上到底藏有多少暗门?”

历时4年多时间,跨越我国10个省区,故事丨隐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对明长城全线超九成人工墙体进行分辨率接近厘米级的秘而密连续拍摄,甄别出130多处暗门实物遗存并首次构建其“家族图谱”。首次少秘长城的发现“秘密通道”得以走出史书记载,呈现在世人面前。长城

“长城不仅仅是还藏大家观念中的‘一道墙’。”研究团队负责人、着多长城防御体系研究专家、突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解释说,听文暗门是物讲伟校园纨绔公子一种矮小门洞,是故事丨隐根据地势、军事等需求开设在长城隐蔽段落,秘而密朝向关外的“秘密通道”。此前,我国对暗门仅有零星研究。

天津黄崖关长城一处暗门

这些鲜为人知的“秘道”,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听说过古代侦察兵‘夜不收’吗?”研究团队成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哲说,有一些宽度与高度仅容一人俯身而过的暗门就是供他们通行之用,不仅设置地点十分隐蔽,而且兵士返回后还需验准暗号方能进入。

“暗门藏着长城的秘密,更藏着古人的智慧。”李哲说。

经过细致研究,李哲发现长城暗门的设置十分灵活。研究人员对130多处暗门实物遗存进行了图片分析,并实地考察了其中一部分后,发现每一处暗门都与当地地形高度契合,且其构造根据需求各不相同。“每处暗门的构造都是独一无二的。”李哲说。

此次研究还首次发现了“暗门家族”中最为隐秘的突门实物。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突门设施的记载,《墨子·备突》篇中对突门进行了专门的著述。此后,唐、宋、明、清学者均对突门有过记述,但现代相关研究论文却寥寥无几,一直没有发现对应的实物证据。

“暗门家族”中最为隐秘的突门遗存

李哲介绍,突门是暗门中最为秘密的出口,面向敌方的一面用砖砌伪装,面向己方的一侧实为空心。敌人从外部根本无法分辨突门位置,但当临近的主关口受敌袭击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时,士兵可以如鸡蛋破壳一样从内部击破突门,实施奇兵突袭。

“清晚期著名学者魏源曾用‘藏于九地之下为暗,动于九天之上为突’来描写突门提供的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张玉坤说。

回顾突门发现的过程,李哲仍难掩激动。

2019年,团队首次拍摄到了疑似突门遗迹,外观像是长城上的一个“破洞”。当年年末,李哲与团队成员赶往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实地考察。“当我们确认首次发现了突门实物后,大伙激动地围着它团团转。”李哲说。

寻找突门已久的李哲说,他仿佛看到明代士兵在最紧急的时候,击破薄墙冲杀出去的身影。

突门示意图

此次暗门“家族图谱”的发现,得益于天津大学团队2018年年底启动的“长城全线实景三维图像”采集工程。该团队对明长城全线通过无人机超低空飞行厘米级、无盲区拍摄,获取了200余万张长城图像,成为宝贵的研究资料。

李哲回忆,最早有研究暗门“家族”的想法,始于同事一次意外的发现。“当时有团队成员在国外访学,无意中看到一幅清朝乾隆年间绘制的地图,上面的长城清晰可见,而且还标有暗门等军事设施,她马上把这个信息发给了我。在长城实景三维数据采集过程中,果然找到了多个暗门。”李哲说。

从那时起,团队开始接续进行暗门研究。张玉坤介绍,截至目前,结合古代舆图已确认共计不少于220处暗门,并汇总130多处实体,发现了明代官方史料中“夫祖制,边墙下多留暗门”的明确记载,从而以实物和文献双证据明确了关、口之下存在暗门这第三层级通关设施。

北京箭扣长城一处暗门

“暗门这一历史遗存,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长城的开放性。”张玉坤说,暗门更多的是两侧交流的通道,证明长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在有秩序地“开放”。如明代官方记载,政府允许游牧部落通过暗门往返于青海和河套地区放牧,一些较大的可容两匹马双向对过的暗门证明了这一点。此外,部分暗门还用于通商往来。

“我们对长城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对暗门的研究也还没有画上句号。”李哲说,基于迄今积累的庞大数据库,研究团队还将利用数字技术等进一步还原长城“真容”,为当代人呈现一个完整、立体的长城。

(白佳丽)

顶: 19582踩: 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