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垃圾分类大调查 设施配上了 人为投放环节需跟上

 人参与 | 时间:2024-03-28 20:29:53

  原标题:“垃圾分类 昆明准备好了吗”系列报道之七 垃圾分类设施配上了 人为投放环节需跟上

  昆明刮起垃圾分类的昆明“大风”之后,不少小区、垃圾街道都根据垃圾投放情况设置了相应的分类放环恐怖直播分类投放设施。昨日,大调晚报记者对昆明部分道路、查设小区的施配上人分类投放情况进行了回访。让人失望的为投是,无论是节需小区里还是在街道上,4个分类垃圾桶里仍然是跟上一片混乱。

  街头走访 分类设施齐全垃圾基本混投

  1 西华公园门前

  上午11点半,昆明记者路过西华公园西福路大门附近时,垃圾看到有一编号27的分类放环北控城市服务垃圾分类亭,一共放置了5个分类垃圾桶,大调其中3个是查设黑色的“其他垃圾”桶,1个是施配上人蓝色的“可回收物”垃圾桶,1个是红色的“有害垃圾”桶。揭开“有害垃圾”桶盖,一个塑料袋、一点卫生纸和碎树叶,再无其他东西。旁边的“其他垃圾”桶是空的,可能是刚被清理过。“可回收物”垃圾桶内有一个烟盒、恐怖直播装酸奶瓶的塑料底座和废纸。剩余两个“可回收物”垃圾桶,一个是空的,一个里面是碎纸屑。

  2 广宁路和新闻路延长线交叉口

  这里放置了“其他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桶各2个。第一个“可回收物”垃圾桶内有装鸡蛋的底板、酸奶瓶、烂簸箕、塑料袋,第二个内有竹片、破抱枕、塑料袋;第一个“有害垃圾”桶里有编织袋、塑料袋、木板,第二个里有日光灯管、 破碎的镜子、编织袋、玻璃瓶;第一个“其他垃圾”桶内装有竹棍、包装袋、塑料袋,第二个装有篷布、编织袋。

  3 新闻路延长线木材厂附近

  新闻路延长线上也有垃圾分类亭,只是亭上的标识被人撕掉了,从垃圾桶的标识上看,依旧是北控城市服务的。这里共设置了5个分类垃圾桶,分别为2个“其他垃圾”桶、2个“可回收物”垃圾桶、 1个“有害垃圾”桶。第一个“其他垃圾”桶有一次性饭盒、菜叶、塑料袋,第二个里面是木棍;旁边的第一个“可回收物”垃圾桶内有塑料袋、破球鞋、菜叶,第二个桶内也有塑料袋、菜叶;“有害垃圾”桶里有酒瓶、塑料袋、菜叶。

  4 新闻路延长线公厕门前

  这里设有2个“其他垃圾”桶和1个“有害垃圾”桶,上午11时20分,刚好遇到一辆北控城市服务的垃圾转运车前来清理垃圾。环卫工表示,他才来上班一个月,当时这些垃圾桶就已设置好了,他每天来清理3次垃圾。从这一个月的情况看,每个垃圾桶里都是混杂的生活垃圾,居民还没有分类的意识。

  5 环城西路沿线

  在丹霞路师专附中门口,记者看到设有3个垃圾桶,分别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只有“其他垃圾”的桶盖是打开的,里面装着一些菜叶、海绵、塑料袋、包装纸等。

  在环城西路上,几乎每隔200米都放置了这样一组垃圾桶。但是同样只有一个垃圾桶的桶盖是打开的。“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基本上都是看着哪个桶盖开着就丢哪个。”在师专附中门口开文具店的张老板说。记者留意到,在环城西路新闻路口公交站台背后,一个“可回收物”垃圾桶里放了树叶、矿泉水瓶、荧光灯管、废纸、塑料袋等。

  小区回访 有的设施仍有待改善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金福园小区

  金福园是昆明最早试点进行垃圾分类的小区之一,通过在小区设置四色分类垃圾箱,向居民发放二维码,用扫码积分的形式引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

  记者在金福园小区走访时看到,小区里一共设置了3个垃圾投放点,其中3个投放点都设置了可移动的塑料垃圾桶,这类垃圾桶全部都是灰色,桶身上没有明显的分类标识。其中两个垃圾投放点除了移动垃圾桶外,还设置了四色分类垃圾箱。“这个点本来也要设分类垃圾箱的,水泥地台都砌好了,但是地方还是太小放不下。”小区电动车保管站的管理员黄师傅说。

  在两个设置了分类垃圾箱的投放点,记者注意到,用于盛放易腐垃圾的绿色箱和用于盛放其他垃圾的灰色箱被透明胶布粘贴起来,无法打开。其中一个投放点,“可回收垃圾”箱里投放了旧衣物、纸板、鸡蛋底板等物品,“有害垃圾”箱里放了一包用塑料袋包起来的电池、一部手机和一个电器插头;在另一个投放点上,“有害垃圾”箱里投放了衣物、电池、灯泡、罐头瓶等。但是在三个投放点的可移动垃圾桶内,垃圾几乎都是成袋投放,零散分布着玻璃酒瓶、旧拖鞋、泡沫板、快递包装袋等物品。

  “刚开始小区里的居民还是按照分类投放的,后来大家的热情都不高了。”在小区做了五六年保洁的田大姐告诉记者,分类垃圾桶一般是一两个星期有专人运输一次,但用于存放易腐垃圾的箱子根本无法“消化”居民的生活垃圾。“这些移动垃圾桶一天两三次都不一定拉得完。”

  一位在小区住了10多年的住户也有同样的困惑。“有一次我收了一大包旧衣服准备丢进去,但发现已经全满了,最后只能丢到小区门口的爱心捐赠箱里。”

  康宏社区

  昨日中午12点49分,记者来到昆明市高新区康宏社区,小区内的道路上不见垃圾桶,在楼栋之间的道路上看到4个垃圾桶,桶身很脏,稍一靠近一股难闻的气味就扑鼻而来。走上前看了看,发现两个垃圾桶内空空如也,有两个装着少许垃圾。

  随后,记者来到高新开发区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郑阿姨说,这个片区的垃圾清运来后,可以装两车。

  “有没有开展垃圾分类了?”记者问。

  “说是要分类了,但还没有分。”她答道。

  随后,记者又来到假日城市小区,虽然小区入口处摆放着4个绿色垃圾桶,但垃圾桶上只写着“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只分着两类。记者在小区外面转了一圈,看到的都是颜色相同的垃圾桶,并不是正规的四色分类垃圾桶。

  企业试行 拜耳集团昆明工厂率先在办公区域实行垃圾分类

  在高新区,有一家企业从今年7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了。拜耳集团的总部在上海,上海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后,就要求分布在各地的公司也开展垃圾分类,于是,拜耳集团昆明工厂从那时就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了。

  走进拜耳集团昆明工厂,办公楼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垃圾分类的宣传动画,旁边的墙壁上还张贴了一些宣传画。办公区域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分两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四楼的卫生间旁,4个漂亮的垃圾桶整齐排列着,每个垃圾桶上面还有标识,方便员工分类投放。食堂区域也设立了垃圾分类设施,这里放了“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3个垃圾桶。

  他们平时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呢?据介绍,企业员工的饭菜由专门公司负责送餐,送餐公司离开时会把厨余垃圾运走;可回收垃圾收集后由专人运走并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单独回收后,储存在公司的一个地方,然后由高新区环卫处运到专门的处置点。

  高新区城建局环卫处处长杨杰说,拜耳集团昆明工厂的不少做法值得提倡。他们会在公司内部微信群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有奖答题活动;同时,号召员工把垃圾分类带回家,让员工在家中也开展垃圾分类,然后把照片、视频分享出来,营造垃圾分类的氛围,并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积极创建干净、整洁、得体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

  媒体行动 本报发起“云南垃圾分类倡导联盟”引导市民参与分类投放

  对于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垃圾分类工作,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而需要公共媒体长期引导、社会机构广泛参与。

  作为云南最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公共媒体,本报与相关环保公益机构、物业协会、企业等联合发起成立垃圾分类倡导公益联盟——“云南垃圾分类倡导联盟”。通过媒体平台联动更多有意向的社会机构,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社会更好地开展。

  接下来,“倡导联盟”将定期就垃圾分类工作策划主题报道,聚合社会力量,开展居民参与的公益互动活动;联合创作团队,设计开发线上推广的宣传、互动创意作品;联动社区,制作创意分类垃圾袋,免费向居民发放。(记者 孙琴霞 杨质高 张勇 实习生 邢梦芸 摄影报道)

顶: 82124踩: 7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