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与妲己:典型美国价值观和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套路

 人参与 | 时间:2024-03-28 17:20:45
2023年暑期三部美国大电影︰《芭比》、芭比《奥本海默》和《不可能的妲己典型的套任务7:致命清算》,截止目前,美国快穿之疯回路转由《芭比》胜出,价值北美票房接近4亿美元,观和成为今年美国票房冠军。中国中国暑期两部大电影︰《长安三千里》、传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封建票房分别突破13亿及11亿人民币,思想也均做出骄人的芭比票房成绩。

中美角力也展示在电影上,美国电影再不能在中国票房独占鳌头。美国中国已经建立自主的价值快穿之疯回路转文化话语权。在内地《芭比》的观和口碑比《不可能的任务第7集》较好。有趣的中国现象是︰芭比(Barbie)是美国一个文化符号,像麦当劳和迪斯尼等。一提起芭比就会联想起身材娇人的典型漂亮金发美国少女。芭比是美式资本主义下产生出来的一个文化概念,1959年在美国推出的时候,是女孩子的娃娃玩具,模仿成人的社交生活。后来随着时代的转变,八、九十年代芭比成为了女性主义者批判的对象,批评芭比把女性典型化为一种物件。其实资本主义把女性作为一个消费对象或者被消费对象,见怪不怪。化妆品、时装、高跟鞋、手袋等等,均把女性包装为一种可以消费的产品,也是由资本消费主义衍生出来的一个社会现象。

《芭比》这部电影没有受到很大的女权主义压力。美国女权主义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消费模式,就是社交传媒上被消费。女性已经彻底地变成一个消费概念。当全球首富是高消费名牌LVMH集团老板的时候,就等于全世界都女性化。女性化的意思就是一种被消费和消费的对象。这是社交媒体的一个特征,就是只看外表、只看包装、只看身材、只看样貌的绝对价值观。

但在共产主义中国的六、七、八十年代,美貌并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特质。中国人说内在美可能比外在美更重要。但在消费主义社会里,就是只看外表、看包装、看表面的现实。所以有趣的是︰妲己变成一个文化现象。很多时候妲己被说成是一种罪人,但当时如果没有纣王,又如何能成就妲己呢?所以每一位妲己背后都有一位纣王。每一位Barbie背后也都有一位Ken。《芭比》电影里面就有一种女权主义的幻想,就是一个绝对由女性主导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面Ken只是扮演配合Barbie的角色,Ken 其实像妲己一样。妲己本身就是配合纣王,因为没有纣王,又何来妲己呢?

在中国历史里面,被妲己化的人多不胜数,例如杨贵妃、貂蝉、褒姒等,都说是红颜祸水,就是说红颜会令英雄情迷意乱、做出错误决定,祸害世间。但是做出错误决定的还是英雄,有祸害就找妲己来承担罪行。妲己文化在中国植根很深,到了今时今日,中国仍然存在这种思维模式,把女性当成罪人,男人做的一切坏事,都是拜女性所赐。这种把责任转移的观念,是中国封建思想里面的一个特色,就是把父权主义成为了不会错误的金科玉律,出错的就是因为女性从中作梗的文化信念。而芭比和妲己其实就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呈现。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电影里面的妲己,也有类似的妲己典型化现象,似乎也脱不开了那个传统套路。《封神》电影走类似西方电影《魔戒》(Lord of the Rings)或者是《权力游戏》(Game of Thrones)的路线,着重神怪和神话的元素。电影里面关于中国传统只是一种故事的模式,也脱离不了《封神榜》的基本套路。不过《封神》电影制作严谨,而且计算机特技和美术突出了视觉美学。所以它是一套视觉带动的电影,故事并不复杂,叙事角度也没有什么突破,是一个视觉听觉eye candy模式的电影。

电影《芭比》也是一样,电影开场的时候,有着美国导演Wes Anderson的强烈美学风格。如果拿走那些美学风格,其实《芭比》也没有什么特别。女主角和男主角“campcamp地”(娘娘腔)的演出,与及《尚气》男主角刘思慕的表演,也带来了一种娱乐感。所以,作为今年暑期档期的娱乐电影,《芭比》和《封神第一部》虽然能满足观众的基本娱乐需要,但是提到精神层面上,似乎两部电影都是典型美国价值观的套路和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套路罢了。今回中美电影角力似乎打成平手,不分高下。(本文作者胡恩威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

顶: 53296踩: 396